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今年中秋不是滿月 「十五月亮十六圓」更常見

發佈日期:2025/10/04 點閱:10
臺北天文館表示,今年中秋夜月亮並非天文學真正「滿月」,盈滿程度100%的時間,落在隔天7日上午11時48分,原來「十五月亮十六圓」更常見。(臺北天文館提供)臺北天文館表示,今年中秋夜月亮並非天文學真正「滿月」,盈滿程度100%的時間,落在隔天7日上午11時48分,原來「十五月亮十六圓」更常見。(臺北天文館提供)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今年中秋不是滿月?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表示,今年中秋夜月亮並非天文學真正「滿月」,盈滿程度100%的時間,落在隔天7日上午11時48分,原來「十五月亮十六圓」更常見。

 中秋節當晚19時到21時,臺北天文館除現場舉辦「月光奇技‧魔幻中秋」特別活動外,同步於YouTube官方頻道推出線上直播,帶大家透過望遠鏡仔細觀察月亮,感受大自然與曆法間細微的差異,並分享相關的知識與故事,陪伴大家共度佳節。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今(4)日表示,今年農曆八月十五的中秋節落在10月6日(一)。按照傳統,中秋夜是「月圓人團圓」的日子,不少人期待與家人一同賞月。不過,今年的中秋夜月亮並非天文學上真正的「滿月」。

 臺北天文館指出,6日當天傍晚16時57分月亮升起時,盈滿程度約為99.6%;到了23時13分升至最高點時接近99.9%;一直到隔天(7日)清晨5時36分月落時才趨近100%。真正的滿月時刻則出現在7日上午11時48分,也就是中秋節的隔一天。雖然數據上有些許差異,但早已超出肉眼可察覺的範圍,所以今年的中秋月依舊皎潔動人,毫不遜色。

 為什麼中秋節不一定是滿月呢?天文館說明,這是因為月相週期平均為29.53天,而農曆每月的天數則是29或30天,中秋固定在農曆八月十五。這些差異累積下來,就會造成中秋節當天並非每次都遇到滿月。統計顯示,2001年至2050年間,農曆八月的滿月有24次落在農曆十六日,20次剛好是十五日,也有6次延至十七日。因此才有「十五月亮十六圓」的民間俗語,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