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典叡/綜合報導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情,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28)日公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上午12時止,總計造成17人死亡、7人失聯及93人受傷,當地目前仍維持紅色警戒,未來將比照海嘯警報方式鳴放預警疏散。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專案」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日上午舉行第18次工作會報暨情資研判會議,由指揮官、內政部長劉世芳主持。
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顯示,截至上午12時止,此次災情共計造成17人死亡、7人失蹤、93人受傷。
劉世芳指出,近日大量自發性志工湧入光復車站,請花蓮縣政府配合依災區實際需求分配人力及機具裝備器材,以有效運用志工,並妥為規劃志工疏散避難機制,以確保志工安全。另因災區環境惡劣,志工於救災時有意外受傷的可能,請衛生福利部於適當地點成立醫療站,提供受傷志工基礎醫療照護。
劉世芳表示,為檢討強化「堰塞湖」等大量洪水土石疏散撤離警報發送,請依據災害防救法第27及30條規定,由消防署檢討「運用防空警報系統發布海嘯警報標準作業程序」,納入警報系統的發佈程序;警政署檢討「防空警報系統發布海嘯警報傳遞聯絡執行規定」,納入堰塞湖等大量洪水土石疏散警報發佈適用規定。
同時,花蓮縣光復鄉人流眾多,請花蓮縣政府警察局對於擁擠人流進行交通管制,管制非救災人車進入,以利緊急車輛的通行,確保河岸兩邊最好不要有人,帳篷不要搭蓋在河邊,並透過警察廣播電臺加強宣導,今天已增派保警80餘名支援治安維護及交通管制,如仍有警力不足情形,請隨時向警政署反映。
劉世芳說,志工抵達花蓮後相關接駁、志工物資(食物飲水)、住宿、支援集結點、志工人員掌握報到登記、工作內容以及安全須知,請衛生福利部及花蓮縣政府妥適規劃。請科技中心持續掌握花蓮縣光復鄉東富村、大馬村及大平村等需志工協助地區的人流狀況,以評估確保志工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在需要的地方。後續,農業部及經濟部相關堰塞湖及水位等警戒資訊,請持續提供相關部會及前進協調所、現場人員知悉,緊急需要撤離時,並請警政單位配合運用防空警報系統發布疏散撤離警報。
劉世芳也說,鑑於現場環境出入不易且耗時,請轉知各搜救隊伍,對於搜索地點若在橋邊、河道旁,請務必落實安全官制度,留意上游溢流情形。也請國防部掌握執行失聯人員搜救的特戰單位人數及分布情形,以利全盤掌握搜救人力,確保安全。另請衛福部及原民會每日務必清楚掌握收容人數(含旅宿業)及收容地點相關物資需求情形(如流動衛浴設備等),並加強橫向聯繫原民會確認有關非公設收容所安置情形,俾利全盤了解災民收容安置全貌。
劉世芳提醒,前進協調所請求支援沐浴車部分,請國防部及衛生福利部調度協助。馬太鞍溪橋封堵已完成,請交通部將短、中、長期復原方案及期程適時以說明,俾利外界瞭解重建進度。另請環境部於災害現場以可堆置100萬公噸量能為目標,持續尋找土砂暫置場。並會同花蓮縣政府評估目前1萬人的簡便垃圾暫置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