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典叡、古可絜/綜合報導
為強化大規模震災時人命救助及災防整備,消防署昨日在宜蘭縣舉辦「114年大規模震災動員演練」海嘯疏散撤離演練,以琉球海溝錯動引發規模8.5地震為情境,假設地震發生後20分鐘將有海嘯侵襲宜蘭沿岸進行;中央氣象署則於演練前,針對壯圍鄉、五結鄉發布災防告警訊息,演練過程更加符合真實情況。
加強告警及緊急警報實際運作
昨日演練並結合災防告警細胞廣播服務(CBS),由氣象署協助分3階段發布訊息,首先是「地震速報」,從昨日上午9時30分至9時33分,訊息內容為地震速報演練,臨震應變「趴下、掩護、穩住」;接續發布「海嘯警報」,從上午9時40分至9時43分,訊息內容為海嘯警報演練,模擬海嘯在9時50分影響東北沿海地區,提醒民眾勿驚慌,如遇真實海嘯狀況,請立即前往高處避難;最後是「解除海嘯警報」,從上午10時10分至10時13分,訊息內容為海嘯警報解除演練,提醒民眾勿驚慌,如遇真實海嘯狀況,請立即前往高處避難。
另外,中央氣象署配合114年國家防災日演練活動,將於明日發布全國性地震及海嘯演練訊息,旨在協助民眾提升臨災應變能力,並確保地震與海嘯防災機制有效性,加強災防告警及緊急警報訊息的實際運作,同時鼓勵全民參與防災工作,進一步提升國家整體防災韌性。
幫助學生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氣象署指出,此次演練模擬地震情境,設定上午9時21分,在臺灣東部海域(琉球海溝)發生芮氏規模8.5地震,最大震度達6強,震源深度為10公里,地震並引發海嘯威脅情境。演練時,氣象署透過災防告警細胞廣播服務,將防災資訊藉由手機即時發送給民眾,以確保大眾熟悉告警訊息及後續避難演練。
氣象署表示,配合教育部全國各級學校及幼兒園地震避難演練,明日上午9時21分發布模擬地震演練訊息,透過「趴下、掩護、穩住」3避難步驟,幫助學生及幼兒熟悉在地震發生時,如何進行自我保護及抗震保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