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戰略快評】強化不對稱戰力 肆應共軍新式戰甲車威脅

發佈日期:2025/09/10 點閱:13

◎許智翔

 近期,從中共「九三閱兵」在內的多項活動與報導中,都可注意到共軍的新一代裝甲車輛正逐漸出現在世人眼前,將逐步成為其下一代的地面作戰主力,值得我國關注其發展狀況。

 中共「九三閱兵」出現包含中/輕型戰車及步兵戰鬥車等新一代裝甲車輛。首先值得注意的是「100式」(先前也被認為可能稱為「ZTZ-201」)戰車,可以歸類於中/輕型戰車。由目前已知的照片與閱兵影片細節觀之,同樣配備105公厘戰車砲及遙控槍塔,定位可能與近年服役的「15式輕戰車」(ZTQ-15)相近。不過相較於「15式輕戰車」,新式的「100式」戰車搭配無人砲塔、所有乘員很明顯地都集中於車體前部的乘員艙,如同俄國「T-14」與西方部分下一代車輛有類似的設計概念。這樣的設計,可以在有限的車重內,進一步透過車身尺寸與乘員安排,集中防禦於車體前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過往主戰車在正面60度以外、防禦弱點的問題,也降低目前主流的頂攻反戰車彈藥威脅。

 同時,「100式」明顯可見,配有相位陣列雷達與主動防護系統,顯見是跟隨當前世界潮流,針對遍布戰場的反戰車武器,以及滯空攻擊彈藥(俗稱「自殺無人機」或「神風無人機」)所做的回應。惟目前單就主動防護系統而言,包含西方最先進的以色列「戰利品式」(Trophy,亦獲美軍M1A2及德國「豹2」戰車採用)在內,應對重型反戰車飛彈的能力仍在加強,而中共同級系統的能力,則待進一步評估。

 與此種新型戰車同時出現的,亦包含了明確可見、基於相同模組化底盤衍生之步兵戰鬥車,除了機砲外,同樣配備遙控槍塔與主動防護系統,顯見「100式」將可能是一種共通平臺,由此基礎衍生一整個族系的各式車輛。

 就目前對於新一代裝甲車輛的評估而言,可見適於投射的中輕型車輛,是共軍地面部隊的發展重點,這也顯示了包括對我國可能的侵略行動,或是在複雜地形如西藏、乃至於海外投射的能力,是共軍地面部隊當前關注的焦點。共軍新一代的作戰能力如果成形,自會增加對我國之威脅,尤其近年來在我國致力強化不對稱作戰能力的同時,共軍新一代裝甲車輛不論無人砲塔,或是主動防護系統的大量配備,就正是針對此種戰場環境而來。

 但在這種情況下,更是證明我國在建軍上,大量增加包含不對稱精準武器,與各種高低配無人機大量採購的方向,在突破新式共軍載臺的防禦能力上是必要的;同時,主動防護系統與無人砲塔雖然能加強對抗飛彈與無人機等不對稱裝備的能力,卻無法有效對抗傳統戰車主砲翼穩脫殼穿甲彈(APFSDS)的命中,也證明了我國在強化不對稱戰力的同時,亦不放棄強化基本戰力的重要性,如M1A2T戰車的籌獲,以及現有戰車的性能提升,在未來仍有相當高的重要性。

(作者為國防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回列表